旅游景区门票疯涨 业界呼吁别让游客玩不起
时间:2020-08-02 23:15
进入四五月,各地迎来旅游旺季。今年恰逢全国景区涨价的第二个“解禁年”,国内多家知名景区迎来了新一轮的“涨价”潮,最高涨幅达到了167%,其中凤凰古城从4月10日起开始收取148元的门票,而此前游客可免费进入古城。还有不少景区通过“一票制”的方式将景点门票“打包”销售,被游客认为有变相涨价之嫌。对此不少市民表示“吃不消”,众多网友更是大呼“玩不起”。有专家则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景区门票价格的监管,尤其是对风景名胜以及历史遗产等景区景点。
据悉,日前济南将趵突泉、大明湖等“三泉一河一湖四园区”整合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门票价77元,比此前各景区票价总和高出2元。5月1日起,梵净山景区也将区内多个景点打包实行“一票制”。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游客本来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游览哪些景点,如今搞成“一票制”,游客失去的是选择权利,增加的是游览成本,景区此举更像是在变相涨价。
有游客表示,受物价上涨、景区设施管理更新等客观因素影响,景区门票在合理范围内的涨价可以理解,但连番涨价就“吃不消”了,凤凰古城推出“凭票入城”更让不少游客大呼不解。广之旅国内游中心总经理文爽分析,以往市民可免费入古城感受当地人文风情,但执行“凭票入城”后,不排除在相关线路价格上增加门票成本,目前仍在观望中。文爽建议,针对某些变相疯涨价的景区,相关部门应提出相关的监督条例,保证景区门票价格的合理性。另外,她呼吁广大游客提高文明出行的习惯,减少景区设施设备的损坏,以便节省景区维护资源,降低景区经营成本。
广东决策研究院旅游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铭建认为,旅游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的刚性需求,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出游是国民拓展视野、接受教育的权利,每年出游时间、次数和花费,也是衡量“幸福指数”的因素之一。因此,政府对于包括自然、历史人文景区等有承载了教育功能的公共资源景区应该进行严格监管。“对于门票价格,行业内比较科学的计算方法,是景区门票定价的上限,不可以超过当地居民日均收入。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监控,参照国际上成熟的做法,对公益性的资源免费或低价,保护国民的权益。”
专家观察
门票疯涨易致恶性循环
“中国大多数景区收益都是单一靠门票,要提升利润必须涨价。”有景区负责人坦承。有媒体报道,有关数据显示,国内有些知名度较高的景区,门票收入占比达50%以上,个别的甚至高达90%以上,中国门票的平均水平占人均GDP的比例近1%,堪称世界第一。
广东决策研究院旅游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铭建表示,门票涨价容易造成景区经营的恶性循环,游客出行一般都有一定的消费预算,票价过高会抑制其在景区进行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二次消费。如何摆脱门票经济?李铭建认为,对于历史文化景点,建议设立专门的经营机构和开发团队,划拨专门经费和资金,和有关创意团队进行合作,不断开发出真正富有创意、值得购买的纪念品等衍生产品,“这个应该是景区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它山之石
知名景区象征性收费注重特色纪念品开发
韩国旅游发展局广州办事处罗圣勋次长告诉记者,韩国景点主要分为三类:政府补贴型、法人社团单位以及私人单位。中国游客常去的景福宫等宫殿及江原道雪岳山等国立公园都有政府补贴,门票是象征性收费,景福宫仅收费3000韩币(约合人民币18元),雪岳山国家公园目前免费。另外,世界遗产佛国寺属于法人社团单位,门票也不贵,仅4000韩币(约合人民币24元)。韩国很多寺庙还为游客提供免费斋饭,但这里一般都开设纪念品店,产品设计漂亮,制作精美,价格便宜,游客基本上都会购买作为纪念。私人景点如爱宝乐园、乐天世界收费相对贵些,费用达4万韩币,约合人民币240元。“无论哪类景点,都很注重纪念品的开发,在国立中央博物馆,常有游客拿着篮子来挑选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