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大河票务网 > 娱乐资讯

瑞士银行不保密,贪官末日?

时间:2020-07-29 16:37


    1713年的日内瓦议会制订了一项规定,即银行人员应登记客户信息,但未经市议会批准,不得泄露给储户本人以外的任何第三方。这就成为了瑞士银行保密法最早的前身。

    300年来,瑞士一直严格执行其银行保密制度,因而举世闻名。1934年瑞士联邦银行与储蓄银行法甚至明确规定违反银行保密规则的行为为犯罪,银行职员即便离职了,还会终身追究其责任。这一制度让各种资金来源充满了安全感,在历史上也一度起了正面作用。然而,瑞士严格的银行保密法在促进瑞士金融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犯罪者用来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提供了方便。有批评家认为,这实质上是诈骗犯、逃税者和独裁者向瑞士银行支付了丰厚的服务费,瑞士得到了繁荣,坏人的资金则得到了保护。

    近年因国际反洗钱、反腐败的呼声,有所改变,但瑞士因保密制度整体上并未动摇

    许多电影灌输瑞士银行资金绝对安全的观念

    因此,不断有其他国家指控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助长了各种金融犯罪。应对反洗钱等方面的压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的保密制度有所松动,涉及洗钱等犯罪活动的资金将不被保护,但前提是提请国的宣称的犯罪调查在瑞士也被认为是犯罪。像逃税这样的行为,在美国属犯罪,但瑞士仅为违法,所以整体上而言,瑞士仍然可以算得上避税天堂、腐败资金存放的圣地。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瑞士的保密制度被认为是不可动摇的。如同007系列电影里,邦德只相信两个人: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是瑞士银行家。“瑞士存放的资金绝对安全”,成为许多国人的一贯认识。

    那谁来终结瑞士这悠久的为犯罪分子提供保护的保密制度?答案是,“霸道”的美国人。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