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火车提速,票价不能提速
时间:2020-08-01 05:32
中国铁路调整了运行图,这是自2007年以来铁路最大幅度的一次调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随着动车线路的逐步增多,对低收入人群来讲,是一个很无奈的事,他们的选择范围相对减少了。(7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绿皮车驶入历史,动车组列车占一半以上,成为行走在铁路线上的大部队。这应该是进步的表现,火车提速,实现“朝发夕至”,这对于公众来说,是好事,然而,火车提速的同时,票价也跟着涨价了。而且随着动车线路的逐步增多,对低收入人群来讲,面临着一个很无奈的事,不仅选择范围减少了,而且票价的压力更大了。
提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增加了成本,成本需要乘客来承担,因此,票价也跟着涨了。这没有什么不妥。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许多低收入者,他们也有坐火车的权利,可高票价却成为最大的障碍。诚然,在市场面前,票价可以让乘客选择用脚投票,你觉得受不了,可以不去坐火车,可如果不坐火车,又能够坐什么?曾几何时,火车的低票价让低收入者觉得很安心,因此,在春节的时候,他们宁愿坐在很难受的“民工专列”中,也不愿意选择别的交通工具,原因只有一个,即票价低,可现在火车票价高得让低收入者难以承受了。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
提速,不是坏事,但票价也跟着提速,却是最大的坏事。提速了,票价是应该涨,但却不能涨得太多,票价中应该有民生,票价应该考虑到低收入者。这是最起码的,即“铁老大”制订票价时更要考虑到公益性。
对于一些低收入者来说,时间的成本节省了,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却是钱要付出少。这是最为关键的。应该说,顽固地守着绿皮车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但绿皮车可以驶入历史,“绿皮车式”的票价却不应该驶入历史,不能只成为回忆。
火车提速,票价不应该提速,这显然不能靠“铁老大”自觉。因此,需要职能部门对其制定出一些规则。其一,火车票价的涨幅不能和提速成正比,更不能涨得过快;其二,火车票价格的打折制度要更完善。虽然目前,高峰期和淡季之间实行不同的运营方案,列车票价也开始实行了浮动和打折的尝试,但总体而言,打折力度不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站票半价仍然未能实施。如果早日实现了,低收入者可以买站票,时间快,站站也无妨。
火车票价不该成为低收入者心头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