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的沐浴方式及安全守则
时间:2020-08-02 21:19
享受温泉的三种方式“浸、淋、泳”:
“浸”就是在不同温度的池中反复浸泡,能承受高温度的游客在摄氏40度的温泉池中浸泡,感觉特别刺激,皮肤好象有千万支细针进行针灸治疗;
“淋”是在温泉水疗池内全身喷淋,或者用木桶盛起温泉水多次由头至脚淋下;
“泳”就是在温泉池中畅游,热力按摩加上游泳锻炼,是一项较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沐浴温泉注意事项
1、沐浴前饮一杯茶水(约200毫升),尽可能排出大小便。
2、饭后勿立即沐浴温泉,隔一小时左右沐浴为宜,否则会阻碍食物消化。
3、饥饿勿沐浴温泉,否则容易疲劳和发生低血糖、头晕、心慌,甚至虚脱。
4、沐浴至全身出汗为好、切勿大汗淋漓;若泡的全身通红,应注意是否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现象,若然,应立即停止浸泡。
5、冬季寒冷,沐浴后离开池面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6、意志坚强者,可先在温泉水中沐浴10分钟左右,再到冷泉水中沐浴3分钟左右,反复交替进行,最后在温泉中沐浴,让全身大小血管舒张、收缩,是很好的“血管操”,可防治血管硬化和微循环障碍等病症。
7、沐浴过程中,尽情享受、舒展全身;独自沐浴时,多想好事、喜事、愉悦事,也可仰天冥想、或闭目自我陶醉,效果更佳,这样会使大脑分泌“快乐素”,促进脑部血流量加快、脑细胞活跃,迅速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8、沐浴后应适当饮些茶水补充水分。
沐浴温泉安全守则
◆ 温泉篇
1.长途跋涉疲劳过度,不可剧然入温泉,须稍事休息,待体力恢复后再行入浴。
2.饥饿时不可入浴,因空腹致疲劳,须饭后小睡或稍歇再行入浴。
3.酒醉饭饱或房事乍过,须熟睡养息后才能入浴,否则沐浴刺激血行,致使体力消耗怠尽,恐生意外。
4.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心脏病症状者,不可剧然浸入温泉,以免因血管忽胀忽缩影响血压,宜在入浴前以泉水擦身或渐次为之。
5.温泉成份不同,功用各异,在浸泡时多可徐徐吸入体内,若体质特异或皮肤过敏,浴后须以清水冲洗。
6.温泉大多可饮用,但勿过量。碳酸泉呈碱性反应者,可以溶解肠胃脂肪,每日酌饮可减肥整肠,属酸性者不可下咽,含氧化铁者尤不宜饮,事前宜详察。
7.感觉不适就应起身。而且刚开始尝试泡温泉以一天一次为限,适应后再增加为两次或三次。浴后则应充分休息并注意营养补充。
◆ 冷泉篇
1.洗冷泉时,甫入浴池,全身感觉沁凉无比,但不到2分钟,通体发热之后,皮肤即有些刺痛,尤以敏感的部位更甚,在发冷的时候,千万不要动,否则会更冷。
2.洗冷泉时,若逢气温骤降或湿度增加时,因二氧化碳溢出过多,会使人不自觉窒息,洗冷泉澡时最好有数人作伴,以免发生意外。
3.为使冷泉的成份过度逼入体内,浸浴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宜。
亚健康与温泉养生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日渐加重,特别是现代都市白领,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何谓“亚健康”?“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
专家们认为防止“亚健康”最重要在于调整。消除和预防“亚健康”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经常的放松一下自己,劳逸结合,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譬如来一个温泉浴。
洗浴温泉,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保健理疗方式。天然温泉水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人通过洗浴或饮用吸收这些成分会对人体产生各种药用效果。浸浴温泉能鼓动真气、温经通络、宁心安神,促进疾病的痊愈和身心的康复,泡温泉不仅具有实质的医疗效果,还是一种减轻精神疲劳和解除精神压力的全身放松休闲活动,在温暖中体味90%失重的感觉,全身的毛细血管得到充分的舒展,在优美的风景中创造一种身心零负担、环境零污染的休闲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