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在清明上河园隆重开幕
时间:2020-07-28 08:42
花车民俗,让节日显得更加热闹。
面对欢乐的场面,﹃皇帝﹄也忍不住顽皮一把。
在千人踏春大巡游活动中,“包大人”深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美丽的“荷花仙子”让人眼前一亮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4月2日上午,2015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在清明上河园隆重开幕。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是思念与希望并存的日子。据了解,本届清明文化节期间,踏春巡游、清明赠柳、缅怀先烈、抖空竹、荡秋千、放风筝、玩蹴鞠……五大类几十项活动汇聚成的节日盛宴,把一幅立体动态的“宋韵清明”画卷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盛世清明】思念与希望并存
“清明清明,踏春出行。大人美不够,小孩笑不停。”本届清明文化节的开幕式上,少儿舞蹈《百子闹春》热闹上演。舞台上,孩子们挥动柳枝,鞭打春牛,看小羊啃青,赏木偶大戏。
清明前后,农事渐忙,同时也是采摘茶叶的大好时节。在融舞蹈、戏剧表演与情景表演于一体的《雨润茶香》中,灵动、俏皮的采茶舞段表现了姑娘们的勤劳、善良和美丽,粗犷、自由的雨中舞曲表现了男子的气魄和力量,通俗易懂、别有韵味的斗茶大赛表现了斗茶的“斗”和“逗”。
“清明,是思念与希望交织的画卷,每到清明时节,无论是在莺歌燕舞彩蝶飞的江南、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江北,还是在海岛边陲、孤烟塞外,我们都会不远千里赶回故园扫墓祭奠,把美好的回忆梳理熨帖,安放在岁岁年年的春天。永恒的思念会跨越天人之隔,传递着生生不息的爱和温暖……”在荡气回肠的音乐声中,《永恒思念》让人陷入家国祭祀浓浓的情怀之中,情景化的舞蹈与表演营造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随后,《清明乐事》带领人们走出回忆、迎接春天,打春鞭、抖空竹、跳花绳以及撂石锁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们尽情释放自己的欢快之情,为新的一年开个好头,在盛世清明的颂歌中人们清新活泼地拥抱春天。
【踏春巡游】“包大人”为小朋友祈安康
“包大人,给我”、“包大人,我也要”……
在4月2日上午的千人踏春大巡游活动中,开封府方队的“包大人”特别惹人注目,他不仅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从宋朝穿越到现代,还亲手为在路边观看巡游的孩子戴柳帽、祈安康,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据了解,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时用的轿、车还要插挂柳枝,房檐上、妇女头上、儿童衣襟上也要插挂柳枝,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插柳,来世变猪狗”的说法。
此外,当天上午,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铁塔公园、禹王台公园、大相国寺、中国翰园等各大景区也组织了踏春巡游方队,踏春巡游从清明上河园广场出发,经龙亭西路、刷绒街、三胜街、珠玑巷、解放大道,最后到达铁塔公园门前广场结束。记者发现,每一个方队都有特色鲜明的主题以及精彩的节目。在踏春巡游的途中,各方队每走一段路便停下来,为市民献上一段精彩的节目。
除了包大人,赵匡胤、杨家将、岳家军等人物形象悉数“穿越”,梦回大宋;盘鼓、马队、梵乐、傩舞、花车、书童等方队各具特色,主题鲜明,让人美不胜收。
【“傩舞”表演】传承薪火,祈求平安
在本届清明文化节的开幕式上,传承薪火的习俗也得以上演。在震撼灵魂的薪火颂歌中,身穿圣洁礼服的薪火使者将薪火传承到千家万户,象征着清明换薪火千家万户沐春风。
自2010年以来,每年的清明文化节期间,开封府也会举行“包大人”向各国使臣和黎民百姓清明颁薪火仪式。仪式再现了清明节的习俗,也让人们过了一把穿越瘾。
在踏青大巡游过程中和开封府颁薪火仪式后,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傩舞”表演也展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傩舞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逐疫鬼仪式的一种巫舞,后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记者在现场看到,舞者戴着形象狰狞的面具,奔腾跳跃气氛神秘而威严。他们一手持戈、一手持盾,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蹈,似在搜寻不祥之物,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
【禹王台公园】民俗庙会,踏青赏花
为期一个月的开封市第23届东京禹王大庙会于4月3日开幕,作为2015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一道炫目的亮色,本届庙会以空前宏大的展演规模、特色鲜明的宋韵氛围和清新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成为开封市民和外地游客踏青休闲、尽享古城开封源远流长的“第一庙会”乐趣的绝佳胜地。
“历史上,每年农历三月三都是农民购买农耕用品的集会,而后演变为踏青看花、品小吃、买工艺品的民俗庙会。”开封市禹王台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禹王台庙会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古诗“柳如烟霞春日暖,日暮游人犹未散。禹王台畔疑无路,前车不行后车满”,就是当年庙会盛况的生动写照。
今年禹王台公园开展了已沿袭千年的禹王祭祀大型巡游活动。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带领“皇后”、“文武百官”在雄浑的盘鼓声中迈步出门,拱手迎宾,并昭告天下要率众祭拜禹王。而后,“赵匡胤”等与游客一齐入园,锣鼓开道,八面威风,贯穿园内各大表演场地,并在松柏环抱的古吹台宣读祭文,气势恢弘。
设在禹王台公园内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前的“宗小姐抛绣球招亲”表演,别出心裁,演绎了“宗小姐”与当时云游至开封的盛唐诗仙李白一段姻缘佳话。此外,脍炙人口的故事“杨志卖刀”、“林冲操练马队”以及“李白”、“杜甫”、“高适”因彼此倾慕而相约古吹台诵吟的“三贤相聚”等情景均生动再现。
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庙会期间还将迎来万朵樱花怒绽、牡丹芍药盛开的绚丽景观。
【铁塔公园】古装演绎《十方献宝》隆重亮相
本届清明文化节期间,开封市铁塔公园推出了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4月2日上午的踏青大巡游结束后,铁塔公园编排的大型舞剧《十方献宝》隆重亮相,近60人的古装队伍在铁塔门前月台之上,演绎了北宋著名皇家寺院开宝寺铁塔落成之时,各国使臣前来献宝的辉煌一幕,展示了各国异域风情,舞美精致,阵容强大。
此外,开封人喜闻乐见的大型抖空竹展演精彩亮相,200余名空竹高手轮番上场展示自己的抖空竹绝技,“鸡上架”、“长绳空竹”、“满天飞”、“翻江倒海”“巨型空竹”等轮番上演。
在大宋皇家祈福盛典活动中,“大宋皇帝”携众侍官及仪仗队在接引殿和铁塔前敬香祈福,许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伴随着佛教梵乐的现场演奏,皇帝一行在铁塔下,携百姓及游客进行绕塔祈福,演绎着一派盛世辉煌、与民同乐的和谐景象。
【龙亭公园】民俗节目《百戏进皇宫》
作为本届清明文化节的主会场,开封市龙亭公园上演了精彩的民俗节目——《百戏进皇宫》。节目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令观看的游客赞不绝口。
《百戏进皇宫》是皇帝与民同乐共同观看演出表演。花样百出的盘鼓击出了人们的精气神;由月容公主领唱的“欢乐献给全世界”,舞姿优美、歌声甜润;“四大绝”惊险跌宕、险象环生,一惊一乍间显出了民间野趣;“东西南北话开封”,道出了方圆百里的典故,令人拍案叫绝;最具轰动效应的“狸猫换太子”,吊足观众的胃口,再现当时,宋朝宫廷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的典故。
除此之外,全新展示大宋茶文化的大宋斗茶也在龙亭公园展演。据了解,宋代极讲究茶道,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宋代斗茶之风极盛,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是斗茶的最好时机。
据了解,清明文化在开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北宋清明文化到今天的开封清明风俗,其形式和内容,在古都开封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现已成为大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从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已打造成“宋韵清明美丽开封”的开封城市名片,成为弘扬清明文化的重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