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洛阳】—中原峻岭多奇秀 叹服中华黛眉山
时间:2020-07-31 17:47
远观黛眉山之景色,近探黛眉山之奥秘,领悟黛眉山之灵气,书写黛眉山之瑰丽,获益甚多,其乐无穷。
——题记
悠悠黛眉山,幽幽一胜地,其底蕴深厚,名扬千年,承载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彰显了厚重的人文自然景观,这就是中华名山——河南新安黛眉山!
河南郑州、登封、焦作、信阳和洛阳的作家朋友和编辑朋友,知道我神往的登封的少林寺和温县的陈家沟,更知道我多次想去洛阳看看龙门石窟。然,在洛阳市的河南科技大学上学的一擅长写作的董姓朋友,竟然给我推荐了新安的黛眉山,为此他依据有关资料,较为详细整理了一些关于黛眉山的文字资料,从微信上发给了我——黛眉山景区地处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内,她北枕中华母亲河——黄河,东出小浪底水库,西接三门峡大坝,南临十三朝帝都洛阳,是中国境内唯一被黄河三面环绕的世界地质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大山大水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是中国长江、黄河上最精彩最壮观的一幕。
黛眉山景区乃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是由河南黛眉山原始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数亿元人民币,按A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新景区。2014年9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黛眉山原始生态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山水经典不可复制,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地质名山、文化名山、历史名山、生态名山。景区内红岩嶂谷、交错层理、波痕沉积、泥裂构造、崩塌地貌、碧水峡湾等地质遗迹。更有黛眉仙灯、半夜日出、夏日结冰、黛眉仙乐、悬棺和金洞之谜等诸多未解之神秘,令人心驰神往!
黛眉山四壁如削,奇崖怪石,千姿百态;或如危塔,或如城阙,或如楼阁,或成坛台,连绵不断,鬼斧神工。16座山峰多呈丽姿、峭壁万仞,峰上峭石林立,攀路艰难,林繁藤茂,山顶却开阔平坦,林木茂密,花卉丛生,系一天然草原,颇具欧洲风格。
站在黛眉山顶放眼四望,群山伏地、白云缭绕,山顶万壑生岚,烟雾生腾聚成云海,犹如洪破涌起,巨浪翻滚,深邃莫测,浩瀚无际,诸峰在云海出没,飘忽不定,犹如仙女琼阁,海市蜃楼,每当凤凰岭浮现云头之际,像大鹏展翅,翱翔在茫茫沧海上空,令人惊叹不已,黛眉山黄河岸边之仙山,登此山如身在画中行,神在仙境游,有“黛眉奇景甲天下,应叹桃源小洞天”之美誉……
于是乎,我觉得,黛眉山由此驰名古今中外,其源远流长,荟萃人文,遐迩闻名,大好风光尽收眼底,被当地人赞誉为母亲山……
我以为,这黛眉山更重要的,却是自然的骨骼、人文的精神和人间的精灵。
登然后观,观而后思,一幅幅壮美的黛眉山的画卷就会在我们眼前慢慢展开!
读黛眉山
灯影里读山,我感受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与幸福。此时此刻,我秉烛卧游,披鉴画本。
清代恽恪《瓯香馆集》题画跋说:“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恽恪是画家,将山喻为不同形态姿客的美人,用着“我”之色彩的山,表观不同的自然的超自然的写实。
灯影里读画,于是那真实的山竟直趋面前,凝神的片刻,群山隐隐绰绰,从屋子扩延,又从夜的窗口奔突出来。我不禁吟涌着艾特玛托夫的一篇小说的题目:“啊,你蓝茫茫的群山呵!”
山,是读的么?非也!其实,山是攀登的,唯登高者才能亲近山,东坡先生有诗为证:“足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究。”
隔江读山,如雾中看花,仅能“手挥五弦,目送飞鸿”,而离山却远。
我曾经读过湖写过湖。读湖要读很久很久,读得沉入到眸子的深处。湖是自然的灵魂,秘不可测的。山,却是自然的骨骼。登然后观,一幅幅壮美的山的画卷,慢慢地展现在眼前!
末登而观,却初入我眼帘的,是古老的阴山。阴山很苍凉。
当我第一次看见阴山,我受到了震撼,那首数千年前的绝唱不觉兜上心头,它逶迤起伏,仿佛无始亦无终,大青山、乌拉山、狼山、贺兰山都是它的动脉。
阴山树木植被甚少,剥裸岩身,铮铮笔立,如像看到站在远古的蚩尤和伏羲;又若作擘窠大字,一骨开张,地柱磅礴,登高一呼;这边是九曲十八弯的黄河,那边是幅辽无际的蒙古草原。这山的深处藏着旧石器时代的手印画,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处处烽火台,古长城、石门障……看阴山,如读一部历史的长卷。
那一次,我在贺兰山巅,俯瞰黄河如飘飘洒洒的白练,或者是向可汗献酒的哈达。贺兰,古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
贺兰山每一峰昂扬如马首,万头攒动汹涌,仿佛正冲刺争前忽而点化凝上,鬼斧斫出马群腾跃的雕塑。北方的山少雾,也少河流瀑布,干爽、灼热,江南的青山便如出浴的女子,欲说还休,依约镜中,翠袖红襟,光彩流溢。
河南的山秀美,譬如洛阳新安的黛眉山等等,她不是竖的是横的,不用朱黑却用淡青,只轻轻一抹,便流离顾盼,风情万种。最绝的一次,还是在河南洛阳新安深读了一次黛眉山。
千百年来,由于造山运动的挤压,使黛眉山在地壳的反反复复冲撞中,舒展筋骨,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山峰:峻岭逶迤、深谷神奇、幽洞迷幻、山泉涌动、狭槽奇特……
黛眉山活像一本时尚的精美的杂志,翻阅之中,处处有看点,篇篇有精彩,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棵树都是一张张流动的风景,秀美的山水、精美的飞泉更是养育出独特的风土人情,仿佛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让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
合上书卷,走近黛眉山,才发现她不像桂林象鼻山那么清秀柔美,也没有昆仑山的大气澎湃,但山型峻峭而满山青翠,不少奇石怪草点缀其中,奇峻非常,特别是山中缠绕的若有若无的云雾,凭添了几分秀美与神秘。掩隐在山间郁郁葱葱的树林间雾霭,以及像被沉香劈开的峡谷天路,集山、林、天路、天门于一体,连绵不绝的绝壁石峰,乃国内罕见,为黛眉山凭添了一股飘飘欲仙、雄奇深邃的气息……
读黛眉山,我读出了明朝吕坤《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中的“如披沙拣金,劚山觅玉”的真谛;读出了宋代秦观《满庭芳》中“一觞一咏,醉玉颓山”的醉卧山林;读出了“水面初平云脚低,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超自然感受!时至今日,我想这读黛眉山,无论读东西南北、高低不平的山,其实就是在读我们的幸福人生,自然风蚀容貌,岩石的肌理是岁月的皱褶,愈深愈重,再不得舒展,山魈山灵尽管张牙舞爪,亦也稍微显得孤独呢!细细地看黛眉山,远山,近石,紫烟里,晚霞中,朝暾外曛的山,风雪弥漫的山,嵯峨迭异,雷鸣电闪时,山怒而崖腾,沸涟而失态。读山,读黛眉山,山的色,山的音,谷的回声,水的音韵……虽邈若山河,却让我等读山之人,龙骧虎步,渊渟岳峙……读黛眉山,幸福的一生,起伏不平的一生,或许就这样地读过去了。
黛眉山寻幽
朋友,一起去游黛眉山吧!
踏青的时光最好是春之末,夏之初,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之日。春风里,夏日中,我们独个儿拣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翩然向前。绝对的单独,绝对的凝寂,凝寂到轻松的步履踏在石板砌成的路上,也会惊飞栖息树枝头的鸟雀,拍翅鼓翼,在你头上缓缓盘旋,觑视着人欲下未下,送你一路清脆嘹亮的啼叫。真真是“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青的山,绿的树,含苞欲放的山花,淙淙作响的流水。山野水畔,自成风景。在图画中行走,微笑浮漾嘴角,喜悦溢满胸中。人的为美的欣喜和满足的感情,蕴积到了极至,必然情动于中、发之于外。你面对着青紫无言的群山峰壑,放开喉咙,让一串串“唔哦,唔哦”的呐喊,在了无人迹的空山翠谷间久久回荡,尽情宣泄对于初春大自然美的崇拜和惊奇!
这时,你不会再有心灵的羁绊和对于世事的谨小慎微,瞻前顾后,甚至敢于解散你的衣襟,敞开你的胸怀,让强劲的山风吹拂,把真实独特的自我赤裸裸地展现于天地之间,你的心便年轻了许多许多。孤岩郁秀,泉水激石。你随意在深山中寻一方湿润、松软、厚实的绿茵,再仰躺其上,你会骤然发现,耸峙不动的高山之上,天空是那么高远辽阔,明亮清澈。天边一片片,一缕缕,一团团行云,如流水般在山风的推送下,或蹲踞,或匍伏,或激昂,行止自由,变化万千。真可谓:春涌情,云生动,山凝固。天地何其大,人类何其小。大自然神奇、深邃、阔大的神秘气息无处不在,令你灵魂颤栗,遐思无穷。
待你收回放开的眼光,屏息凝神,悠闲地俯视身边一棵棵还淌着露珠的小草以及小草的每一片绿叶,你的意识顺着草叶的脉络,穿过枝叶和叶液一块儿上升。于是乎,你便把青春的生命的气息与这山中的世界连缀起来,融为了一体。
早春的太阳悄悄地挪移着脚步,你起身继续在山中逶迤而行,用缓缓的步子探寻绿茵遮蔽的林中景象。繁密的树,婀娜,清健;柔韧、坚强;纤细,粗犷;有的亭亭如盖,有的直冲云霄。这些树哦,它们经历了冬天的积蓄深藏和春天的萌发生长,一律精精神神,蓬蓬勃勃,生意盎然,在阳光下闪烁着绿色的光芒。大自然的杰作哦,一棵树就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诗篇。
这时,你若怀了静默的心情盘桓林间,一首诗一首诗地读,便会把古人“致虚报,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隽思妙语,体味得酣畅淋漓了。
人在黛眉山中行走,在大自然美的观照中才会发现自己生命的真实,生命的灵性,和身上所具有的像树一样的美的品质——热情、力量、自信和坚韧。所以,亚里斯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认为:“幸福在于有德的活动,完美的幸福在于最好的活动,而最好的活动则是静观。”那么,静观的最佳去处究竟在哪里呢?
朋友,我能肯定地告诉你——到河南洛阳新安的黛眉山中去吧,我们一起到美妙雄浑的大自然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