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大河票务网 > 旅游百科

河南一小山村藏神秘古院

时间:2020-08-03 01:50

 

 

王家大院位于下峪镇后上庄村,建于明末清初

 

 

影壁墙至今保存完好

 

 

从现有历史遗存看,整座王家宅院气势恢宏,古色古香

 

 

王氏绣楼是一丈多高的青砖固窑

 

 

拾级而上便是瞭望楼,观望台

穿过洛水,从洛宁县城往西45公里,有个下峪镇。下峪再向南行千米,便是后上庄。这是一个小山村。布局考究,装饰典雅的王家大院,在略显贫瘠的村落里,也显得有些突兀。

后上庄村民王建超,虽说在镇上有房,儿女也都在镇上生活,他却固执地独自回到后上庄。是什么让他难舍普通的山村,而这个曾经极为闭塞的村子,在百年前为何会建起一个典雅而又神秘的庭院呢?

 

百年大院仍典雅

年过花甲的王建超,像往常一样,泡一杯野菊花茶,端着茶走出家门。

往东没走多远,他就驻足于一个古朴的影壁墙前。这个影壁墙上面,还遗留有上个世纪“抓革命,促生产”的宣传语。

王建超的童年,就在这面影壁墙不远的一处土木小屋度过。

年幼丧父的他,童年充满了悲苦。他儿时的乐趣之一,就是绕过这影壁墙,再向北走不几步,赶到一个院子处玩耍。

那个古朴典雅的院子,叫王家大院,确切地说,是王家大院东院 这是王家大院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院子,虽然说淹没在荒草枯枝里,可这并不能掩盖它本身的典雅气质。

在这个小山村里,它就像一个颠沛流离的诗人,或者说是一个年华老去的公主。

小村里的“大户”

之所以儿时喜欢这座院子,王建超说一是因为那里地方大,够宽敞,二是耍累了,他会和小伙伴们坐在地上,静静地与这些青砖黛瓦、木门石墙对视。

每每这时,像王建超一样的这些穷孩子,仿佛就忘记了家中的贫苦,忘记了一吃就反胃却不得不下咽的红薯,忘记了前露指头后露跟的布鞋。

当时,王家家大业大,东院旁的屋子里住着不少长工。

院子的中间较气派的那五孔窑洞,住的是说一不二的大掌柜(王家长子),而二层雕饰精美的绣楼,则是王家大小姐的闺房。

河南古时多匪患,所以小伙伴们也经常坐在那附近揣测:那座炮楼,也就是东院十几米高的瞭望塔里,说不定还存放着一些土枪土炮。

当然,此时的王建超,所见的不过是王家大院的一角。当时的王家大院,则由西院、中院、东院以及花园四部分组成。

整个院子占地8亩,古色古香,院内建筑均坐北朝南。这些建筑严谨、布局合理,仅现有保存良好的房舍,就有64间。

雕梁依旧 银库成谜

虽说现在的后上庄通了公路,但在以前,这个村子却经历了年代久远的闭塞。

据村支书雷文周回忆,1994年修建柏油路以前,一场不大的雨水,就足以阻断后上庄出山的路,让其成为与世隔绝的地方。

这样的山村,理应都是小门小户,“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才是这里的常态。

那么,当时交通如此不便的山村,为什么能修起如此大院呢?

原来,下峪镇自然资源丰富,自古就被誉为“中原银铅之乡,河洛山水胜地”。

相传明朝末年,李自成也曾在豫西商洛山中招兵买马,在卢氏至洛宁的山中开矿炼铅、炼银,并在后上庄修了一个银库。

李自成起兵时,将银库交给一位老人看管,但老人并未动过银库里的银元宝。

直到有一天,这老人在雪天又冷又饿,昏倒在王姓人家门口。王家人细心照料老人,老人十分感动,临终前就告知了王家人银库的秘密。

再后来,王家渐渐没落且没有子嗣,银库的所在也成了后上庄村民心头的一个谜。

在四五十年前,村民还满山遍野地挖坑找银库。王家大院影壁墙前路上嵌入的石头,就是多年前他们找寻时所留。

密室与双山墙

1959年,就在幼年的王建超还在王家大院东院发呆时,后上庄村里的青年医生梁永恒,也许正在王家绣楼最西户里,和新娶的娇妻耳鬓厮磨。

78岁的梁永恒,出生在绣楼结婚也在绣楼,而王氏绣楼,也伴他走过了人生的很长一段时期。

据说,婚后第二年梁永恒搬离了后上庄,不过几年后,却还是回到了村里做医生,而他的诊所,也就在东院不远处。

他住的那间房,是王家大院里最特别的一间。那间房的西面的墙壁,从外观上看,与普通的墙壁并无差别,但是里面却暗藏玄机。

当年土地审查时,王家的一个“财主”迫于心理压力,主动带着大家找到那间房子,从墙上推下几块砖后,才发现这个竟是双山墙

而里面显露出来的诸多金元宝、绸缎、大洋、大烟等,也透露出了最初设计这个房子的玄机。

世上现存的古建筑,经过人工修缮之后,往往会有一种突兀的雕琢感。但你走到这历经百年风雨吹打,山移水改后已显颓败的王家大院时,也许你会生出别样的感动。

神秘的后响器

如果说梁永恒念念不忘的是老屋,那么他的晚辈,今年44岁的村民杨涛情有独钟的,却是后响器的水。

后响器是后上庄旁的一个泉眼,村里人水龙头里的水,也几乎都是出自这里。

在后上庄村民的眼里,后响器的水是神圣的,也是有灵性的。泉水清冽,煮开从不见水垢,沏茶尤为清香。

更为神奇的是,不论天有多旱,后响器的水,也从来没枯过。

相传,后响器是一匹金马的藏匿之地,马脖子里挂着铃铛,所以如果你贴耳在后响器旁,还能听到“丁丁零零”的脆响。

消失的银杏与古庙

与千年不枯的后响器相比,村子里的那一株千年银杏树,却令人叹惋。

现在的后上庄小学校园,操场平坦整洁。当孩子们在操场嬉闹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学校曾是一个雄伟的古庙,而操场上曾有一个四人才能合抱的大银杏树。

与王建超自小相熟的雷文周,曾和杨涛、梁永恒等人,一起目睹了这株千年古树的倒下。

那时,他们还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当时的村支书说要用树做学校的板凳。于是两个大锯接在一起,从四面开锯,锯了好久古树终于轰然倒下。

几十年过去了,提到这件事杨涛他们还是一阵惋惜。而在古树倒下之前,村里大大小小的庙宇,倒下的更是不计其数。

如今,这里麦田与烟田交织层叠的梯田,把后上庄村抱在怀间。

王家大院并不算知名,然而对于后上庄,它却如同后响器的水一样,一直流淌在村民心头。

返回大河票务网首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