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美国“王思聪”?同样的炫富,不一样的姿势....
时间:2020-08-03 02:13
大河票务网讯:按理来说,美国这国家是没有阶级的。因为美国是所谓的“新世界”,和欧洲等级森严的“旧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所谓的“美国梦”就是无论多么穷困潦倒,无论肤色,无论父母、出身,只要愿意努力,就可以在美国这片神奇的大陆上获得财富、尊重和一个郊区别墅,以及一条金毛。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阶级,现实往往和理想有些偏差。 那么,怎么识别美国人中的权贵呢?
首先,靠姓氏
和中国人不一样,王思聪虽然姓王,但是姓王的大多数都不是王思聪。所以,在中国,看“姓氏”往往没啥指导意义。但是,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姓氏又有足够的多样性,往往很容易进行联想。
比如,如果你看到一个妹子姓Trump,又来自纽约,多半和那个我们都知道的Trump有点关系。 如果姓氏里有类似于Van、Der、De、Von之类的,不是真贵族,就是想当贵族想疯了,索性改了名。比如,绯闻女孩里面的Serena的姓氏就是Van Der Woodsen,可见其父族显赫。
著名芝加哥现代建筑师Mies van der Rohe,其实生下来就没有集齐Van和Der这类高逼格元素,叫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一个典型的德国名字。
但是,大师开始在建筑界混以后,为了装逼,改名为Mies van der Rohe,一听就把客户吓得跪下来。 再比如,你见到一个妹子姓York或者Chesterfield,那多半是祖先早早来到美国的老英国人,祖上估计有什么Lord York或者Lady Chesterfield(York和Chesterfield大人)。
经典美剧《 欲望都市》里面的Charlotte(夏洛特)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的“老贵族”。
《欲望都市》中Charlotte的打扮
Charlotte所上的学校和做的工作也确实符合一个老贵族的习惯。首先,她是麻省的Smith College(斯密斯学院)毕业。有钱人家的孩子往往都不感冒那些除了常青藤以外的大U,反而喜欢偏僻地方的文理学院。
Smith College曾经是专门给富商巨贾女儿们上的“太太研习所”(Finishing School),往往女生从这里毕业后(或者没有毕业就找到了下家),马上就嫁人去做富太太了。
虽然现在Smith College已经一改往日作风,开始培养“新时代的女领导”,但是因为历史原因还是受到不少东海岸的老美“贵族”青睐。Charlotte温文尔雅,打扮从来都保守得体不暴露、不炫耀,但是质感、设计感极佳。和她类似造型的还有《绯闻女孩》里面的Blair Waldorf。无论内心多么低俗龌龊,她一举一动都富有涵养,一颦一笑都恰到好处。
曾经有一个姓Chesterfield的美国人告诉我,她妈妈为了纠正她“可怕”的就餐姿势,曾经连续一年用麻绳把她绑在椅背上吃饭,以便她不会弯腰伸脖子去够盘子里的食物。看来当贵族有时候就意味着要多掉两斤肉。
《绯闻女孩》中的Blair Waldorf的打扮
Charlotte学习的艺术史,毕业以后在纽约切尔西的画廊工作,更加暴露了身份。纽约切尔西的画廊虽多,但每天来转的都是些固定的达官贵人。要混纽约的高雅艺术圈子,没有点老贵族的家底,确实很难风生水起。
但是,Charlotte极为在意夫君的家底,这说明她虽然出身美国的“老贵族”,但手中现金并不多。恐怕不足以让她支撑在纽约的上流生活,但是由于自己高贵的姓氏和教育不愿意将就,只好寄希望于“嫁人”这第二次投胎了。
绯闻女孩里的主角Serena多半也是这类情况。出身高贵,习惯了名家油画、公园大道的裙子和下午茶,但是家道中落,只好被妈妈逼着去嫁给有钱人兑现,才能维持这样的生活。正如Serena和Charlotte的窘境,贵族并不一定有钱,没落贵族不在少数。新贵中犹太人、爱尔兰人、中国人、印度人比比皆是。
比如,依赖宋鸿兵进行宣传的“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银行家族绝对没有《货币战争》中说的那样神乎其神,但是绝对也是一顶一的大财阀。
一般美国人并不把犹太人当所谓的“老贵族”,但是犹太移民已经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美国的金融业(比如高盛)、媒体(比如福克斯和纽约时报)和好莱坞。
而老贵族集中的钢铁、煤矿、铁路等传统行业日渐式微,什么Rockefeller和Vanderbilt也逐渐比不上新贵了。
其次,靠学校
优秀的私立学校往往都有不少所谓的legacy,就是父母或者祖父母,或者祖祖父母曾经也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所以学校愿意降分录取。如果家里都是常青藤的legacy(更准确的说,是普林斯顿和耶鲁的legacy),那么可见一斑。
几十年前,普林斯顿还是老贵族最青睐的,毕竟和牛津的感觉最像——据说,考试和就餐都要穿上长袍,正襟危坐。这些私立学校之所以会录取大量的legacy,就是为了让这些“老贵族家”忠于学校,慷慨地捐大楼和橄榄球场。实在吝啬,起码先捐几个实验室。
每年的新生欢迎会上,都有不少学生的父母起立欢迎自己的孩子也进入哈佛或者耶鲁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而这些父母很可能就是哈佛加州校友会的一员。
当然,不少美国权贵也懒得上这些听一下名字就让人魂飞魄散的东海岸名校,反而去上西海岸的“新”学校。虽然,斯坦福几十年前被贵族瞧不上,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老制造业的衰退,斯坦福也变成了东岸贵族们可以接受的大学。
更多的贵族选择了偏僻地方的小文理学院。这些文理学院以教学质量高、师生关系好闻名。比如Williams,Carleton和Wellesley这几个都是喜闻乐见的。也有不少贵族选择的文理学院是我等平民没怎么听说过的。
对于贵族来说,其实也无妨。因为贵族总归是不愁找工作的(如果有兴趣工作的话),反正父母或者祖父母,或者父母的朋友,叔叔阿姨,都可以分分钟帮你进入顶尖私募基金或者高盛。
所以,上大学并不是为了找工作,大家躺在草地上,吸吸大麻,喝喝酒,读读亚里斯多德和福柯,认识些妹子和汉子,就可以了。 反而是我等“肤色与众不同”的(所谓people of color)新进移民必须要被盖上常青藤的戳,才能勉强被社会认可。
当然,名校也是从娃娃抓起的。如果说大学还是会录取一些“家境普通”但是天赋异禀的孩子,那么中学往往是纯“拼爹”的。毕竟,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的学费不比私立大学便宜太多。
奥巴马的女儿们在华府上的学校每年就要叁万美金,如果上那些在纽约上州或者康奈狄格州的寄宿学校,一年四五万美金起。当然这些所谓的Philip Exeter,或者Groton School,或者Hotchkiss School,或者奥巴马女儿上的Sidwell Friends,乃至布什一家人上过的男校St. Alban’s,其实都是常青藤演习所。
更是美国贵族共同成长,形成阶级共识,一起酗酒、吸毒和啪啪啪的地方。
The Hotchkiss School俯拍景
如果看老一辈的美国外交部,发现基本都是清一色的Groton School,进入Harvard,再进入Yale Law School,然后再加入一个位于华盛顿或者纽约的俱乐部,类似于Metropolitan Club。这些俱乐部除了看钱袋,还要看姓氏是不是够牛。
比如,Chesterfield或者Patton(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名字)就比什么Goldberg(犹太人)和Wang(中国人)好用些。出身类似,教育经历雷同,就难怪他们世界观如此统一,也互相提携、互相认同了。但是随着移民(比如犹太人和爱尔兰人)的经济和政治势力加强,这些俱乐部日渐式微。
老当然,也看玩什么
上流社会喜欢玩的也和我等平民大不相同。如果看《破产女孩》就能略知一二。除了耳熟能详的高尔夫以外,还有马术。破产女孩里面的Caroline虽然家道中落,但是还是继续保留了幼年时候的宠物——一匹马。
《破产女孩》剧照
即便是平平常常的滑冰、打台球, 贵族都要加入一个乡村俱乐部(Country Club)。这里的乡村俱乐部并不是村里居委会,而是一堆有钱人聚在一起,可以滑冰打台球喝咖啡吃甜点抽古巴空运来的雪茄。
当然,乡村俱乐部也分档次,最高级别的对于姓氏职业父母配偶都要一一检查,比人口普查严多了。
电影《社交网络》里,两个高富帅在酒会
在大学的贵族不少都加入了Crew Team,就是皮划艇队。这运动从剑桥牛津传过来,自带逼格。在电影《社交网络》里,Tyler and Cameron Winklevoss就是老贵族的代表——除了长得帅,六块腹肌亮瞎你的双眼,有钱,他们还是划船队的明星,代表哈佛出战。
而扎克伯格作为脸书的创始人,只是学校墙角的野草。这更加解释了为什么当扎克伯克成功逆袭后,两位高富帅简直气得灵魂出窍——这位新秀瘦弱书呆子气,家境也相比之下很普通,但是竟然靠几行编码撼动了名门望族公子哥的地位。
哈佛皮划艇队在训练
虽然美国人可能是全世界最肥胖的国家之一,但是贵族往往身材苗条或者有六块腹肌。因为他们热衷于健康、锻炼、有机食品、瑜伽、跑步,有钱有闲更可以花很多时间去Wholefoods(美国著名有机产品超市,以健康和高价出名)购物,或者去健身房运动。
如果进入一个美国高档社区,迎面而来的除了各色宝马保时捷特斯拉豪车,还有各色有腹肌、小麦色皮肤的居民。当然,如果这个高档社区位于纸醉金迷的洛杉矶,那么不少女人的胸和金色头发应该是“后天努力”所得。
最后,也看干什么
老一辈的贵族往往从政就去法学院之后再选议员,或者干脆去外交部(一个不需要选举的地方)。如果想要经商,不是回家继承家业的(像小福特),就会去高盛摩根斯坦利黑石KKR等等金融机构。当律师和医生的专业人士也不在少数。
早些年,在硅谷淘金不太被贵族们看得起。我们看看社交网络里面的两个六块腹肌的老贵族Winklevoss兄弟就知道,老贵族都是去银行和华尔街工作的。但是新兴行业逐渐在取代麦肯锡、高盛和Wachtell律所的地位,越来越多的老贵族也加入了硅谷的淘金热潮。
比如,比尔盖茨年轻时就是所谓的老贵族,父母都是律师,妈妈还是IBM的董事。但盖茨已然变成了美国新权贵的代表。美国的阶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还是有光着脚,懒得穿袜子,三个月不洗澡,笃信佛教的乔布斯。虽然他只是个机修师的儿子,但还是着实让老贵族比尔盖茨头疼了很久。
*作者介绍: 乔伊斯,From Stoooges三士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