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大河票务网 > 生活百科

一座百年修女楼,承载着郑州的医院发展史

时间:2020-08-03 06:14

大河票务网讯:

 

 

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天主教意大利传教士贾师谊偕尚德范、卜樊德、彭柏严等意大利神父及德姆姆、李姆姆、卜姆姆、高姆姆等意大利修女辗转来郑州传教,并于1906年在郑州原慕霖路4号(现在的解放路西段)购买土地,建成第一座教堂。

 

1911年,升任主教的贾师谊着手筹建医院,借医传教,以“救灵魂上天堂”。1912年2月,天主教会在教堂两边临街两间平房门口,挂起“天主堂医院”的牌子,时称“郑州市中心教区慕霖路天主堂医院”,最初只配备一名修女医生和华人护士张殿臣,两人采用西医方式应诊。同年,供修女居住、办公、礼拜的公寓楼——修女楼一并落成。

 

 

修女楼内部砖砌的墙体较厚,厚度近50厘米。无论是承载重量还是咬合程度,都明显出色。修女楼楼外的窗户呈拱形,构造复杂,且砖砌的造型十分优美,刻工一丝不苟。坐北朝南的修女楼平面为正方形,竖向长条形采光窗外饰拱式窗套,包括拱式门套,屋顶采用红色机制平板瓦坡面,上开老虎窗。从外观来看,仿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有明显的巴洛克风格,同时又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制式。

 

贾师谊主教和卡诺莎会修女看老人(资料图片)

 

这座呈矩形、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建筑,主体使用墙体承重,楼板的水平载荷使用木梁承托,屋面的檩条直接搁置于砖柱上,这种结构做法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十分鲜见,“称得上是中西方建筑思想融合的结晶了”。

 

令人称奇的是,大楼还有它的分层——与毗邻的居民楼和郑州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大楼高度相比,修女楼的高度与它们的4层、5层不相上下,但内部仅仅分了两层,平均层高在七八米上下。

 

这种中西合璧的老建筑,在民国建筑风格多元化的时代十分常见,但郑州留存下来的还真不多。

 

上世纪20年代,教会为方便教徒礼拜,又请名匠在院中修建了三角顶式建筑七苦堂,并在七苦堂以北与修女楼对称位置修建神父楼。

 

一份现存的《郑州慕霖路公教医院建筑示意图》也显示,至上世纪40年代,修女楼东边是孤儿院、养老院、葡萄园,西边是养牛场、磨坊、伙房,南侧还有洗衣房、修女饭堂、修女教室、茶炉、门诊及教会用房,教会区域颇具规模。

 

 

医院发展壮大后,慕霖路中心教区下设的岗杜、敦睦路及周边县市各分教区也相继设立医院分院。随着这些社会公益事业的兴起,不少郑州人受益,源于西方的近现代新机构、新思想也随之融入了老郑州。

 

1924年3月1日,医院更名为“郑州天主堂公教医院”,房屋发展至20间,开设眼科、外科、内科三科,以眼科为主。

 

从1932年开始,医院陆续聘用擅长内科的意大利医师谭一里,擅长外科、担负国际红十字会灾民救济工作的奥地利医师杜汉,牙科出身的意大利籍医生、修道士司徒康以及在河北顺德府跟随波兰籍 眼科医师玄神父学习出师的常世馨等人坐诊,医院医疗水平再次得到提升。就在公教医院快速发展之时,1937年下半年,日本突然发动侵华战争,郑州这座内陆城市也未能幸免于战火,但因为天主教会房顶上竖有意大利国旗,日军不敢轰炸。于是,大批家园被毁的民众纷纷来到天主教堂内避难,教会人员来者不拒,还给难民安排了吃、住。

 

1938年夏天,宋美龄来郑州慈善机构视察后,日军开始轰炸教会区域。包括教堂在内的一些天主教会建筑被炸塌,但修女楼安然无恙。

 

1941年10月,郑州城区再次被日军轰炸。郑州、许昌等地天主教堂的主教、神父、修女又纷纷举办难民收容所,并以“国际救济委员会”的名义,分配救灾物资给难民,为难民免费诊治疾病,施舍食物。

 

众多在战火中受伤的民众包括无家可归者又纷纷拥进教堂暂住,公教医院门诊的伤病人员数量更是猛增。病床不足,医院内增设地铺收治。包括德玉洁修女在内的不少医务、工勤人员,夜以继日为伤病员服务,不分国籍,彼此同心,发扬了救死扶伤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1947年夏天,郑州城区霍乱大流行,很多民众再次拥进医院,使得医院门诊量剧增,每日可达三四百人次,很多民众在这里重获健康。

 

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经四野卫生部朱光同志来院联系,医院还收治了国民党军队伤病员700余人。为维持运转,天主堂公教医院随后实行了收费制度,由意籍修女德玉洁负责理财,但对门诊收费标准,医院也确定了“贫者减,赤贫者全免”的优待政策。

 

1953年5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派出代表,接管了郑州天主堂公教医院,并将其更名为郑州市公教医院,设置了不少群工组织。

 

至1963年,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以外科为主,外、内、妇产、小儿、中医、针灸、正骨、皮肤、眼、五官等科的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增加至258名。

 

1965年,为体现医院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医院更名为郑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随后的“文革”时期,因备战需要,医院搬迁到了荥阳县农场所在地洞林寺,直到1973年2月,经市革委会同意,才回迁郑州。

 

 

此时医院的解放路旧址从1970年开始,就被市第二人民医院占用。经多部门磋商,郑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决定利用黄河中路路北原省建筑职工医院(该院在“文革”高潮的1969年底下放迁往周口市)院址重新建设新院,时为1973年。

 

1975年,郑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与成立于1960年的郑州市工业医院(前身是郑州市地方国营工业卫生所和手工业管理局生产合作社联合诊所)合并,组建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郑州现代医疗事业格局基本形成。

 

2008年7月1日,设有6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的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又更名为郑州人民医院,成为了郑州市属医疗机构的主力军。至此,几经蹉跎的郑州市天主堂公教医院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对目前唯一记载着这段历史烙印的修女楼,其价值早就超越了宗教意义,它已然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更多地代表着宽容、博爱、慈善和人道的品格,值得全社会汲取力量,发扬光大。

 

因为修女楼的“墙体最厚,最能隔绝辐射”被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选中,专门用作放射科办公地,一直持续到2007年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搬走,修女楼被用作放射科长达30多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