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大河票务网 > 旅游资讯

说起“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究竟在羡慕什么?

时间:2020-07-31 05:13

 

这几天,友邦日本支援我国物资的照片在人们的朋友圈掀起了一番热议,议论的重点不是雪中送炭的物资,而是外包装箱上的文字,不管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还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月明何曾是两乡”,都极大地触动了网友,“原来‘加油’也可以说得这么回味悠长”。

事实上,这些诗歌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有的甚至直接源自唐诗,但对于很多只熟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九年制义务教育必考诗句的网友来说,很多同样优美的唐诗宋词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比如你通过《无间道》知道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实际上它源自唐朝曹松的《己亥岁》,前面还有一句“凭君莫话封侯事”。

还有,很多人熟悉的“不爱江山爱美人”源自清朝陈玉之的《题桃花扇》,全诗如下,“玉树歌残声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然而,从日本人的诗歌之雅能推导出我们的日常用语就很土鳖吗?这期间显然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因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说人话就是华丽的辞藻只是工具,我们口中的大白话恰恰是历代文学通俗化运动的成果。

我们既可以欣赏“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也可以高喊“武汉加油”,从逻辑关系上来讲这也是不矛盾的。

但问题是,需要用的时候,我们能想起来这些多如繁星且意境隽永的中华诗句吗?

这些诗句源自哪里?

先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首诗出自唐朝时日本长屋亲王之手,这原本是他写在绣在袈裟上的偈语,整句为——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所谓”诸佛子“,其中就有6次东渡日本的鉴真法师。盛唐时,日本遣人来中国学习佛法。当时的日本长屋亲王命人制作了一千件绣着偈语的袈裟,赠送大唐的高僧们。鉴真法师被偈语所感动,遂发愿前往日本传法,传下中日友好交流的佳话。

山川异域,指国殊、域异、俗别、时行,人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但风与月却是相同的,是为“风月同天”,也指心意相通。这句话用在此次支援湖北的抗灾物资上,是非常得体且贴切的,无论是出于国家战略还是最淳朴的善意,都让人为之动容。

事实上,这句诗对中国人来讲应该很熟悉,在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的石刻上就有这句诗句。

再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两句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全诗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诗经》中唯一的一首战歌,也是军中男儿鼓舞士气的一首敬昂诗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诗经》版的“武汉加油!”。据媒体报道,和“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一同驰援武汉的物资是由日本湖北总商会协助下,新加坡企业火币国际和中国民营企业欧科集团认捐的一批防疫物资,主要是国内最急需的防护服,在清点货物装箱后,募集方想临时打上一句激励的话传达给疫区人民,防护服可谓医护人员的“战袍”,于是在一位中国留学生的建议下,特意使用了这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以表达华人华侨和出资企业与祖国疫区人民同在的情感。

还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日本舞鹤市政府驰援大连的物资上,写着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句诗一般是用来寄给远方的好友或心上人,以解相思之情,希望远方的朋友、恋人不要因为两地相隔原因而对自己的感情有所淡忘。舞鹤和大连是友好城市,两句诗下来,好友之间互相牵挂之情跃然纸上。

2月10日,日本富山县向中国辽宁省捐赠的物资箱上有“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的诗句,这是原创,然而有人认为灵感用该源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中的:“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讲述了手足间如同树枝相连,要友爱、共勉、互助。

为什么日本这么懂“中国诗歌”?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本土文化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而产生的,在长达1500多年的岁月里,中国古典诗歌陆续传入日本,与本土文化互相影响,继而融合,至今仍影响着日本的文艺审美和诗歌创作。

《诗经》是流传日本最早的一部中国诗歌总集,作为“五经”之一,在公元3世纪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到5世纪中叶,日本雄略天皇致中国刘宋皇帝的诏书就用汉字书写,其中还引用了《诗经》的诗句,证明这时日本贵族社会已经应用汉文和熟悉《诗经》。

楚辞最初在日本流传的是《昭明文选》所选录的15首,公元604年日本圣德太子执政制定《17条宪法》,被学术界认为是受到楚辞影响的最早文献。

日本早期的史书比如《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均系汉字书写。《古事记》成书于和铜五年(712年),由太安万侣编撰。《日本书纪》在八年后的养老四年(720年)由舍人亲王等人撰写完毕。这两部书均系日本最早的史书,后者被称为“日本正史之首”,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为相当于中国的《史记》。

然而,中国口语和日本口语的文法结构完全不同,记录时全部以汉字写的话,难以表达的地方也多。于是日本人发明了万叶假名,这是把汉字视作单纯表音符号的一种表记法。万叶假名逐步简化之后,成为今日之日本现代假名,而且与汉字混合使用,汉字遂成为日语表意文字的一部分。

即使你不懂日语,去日本旅游也会看到很多汉字,稍加留心便不会迷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今日语语境中的很多汉字已经演化为表意文字,切不可全盘照搬。

河南人白居易是日本人眼中的“诗神”

说起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唐文化是绕不过去的,其中唐诗更是居功至伟,虽然李白、杜甫是国人眼中的诗仙诗圣,每考必有,但在日本文化环境中,白居易才是诗歌届的老大。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在洛阳逝世,从历史角度来说,白居易在唐朝诗坛走红的年代,恰逢日本人追捧唐诗的9世纪30年代左右,当时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的先进科技,也把大量唐诗带回了日本,白居易在当时的大唐诗坛占据着头部流量,不啻于“大唐诗歌届的蔡徐坤”,白居易本人恰恰也有一个好习惯,与很多诗人“狂放不羁爱自由,随处写诗不自留”的风格不同,他很会收纳,善于把自己的诗作集纳成册,所以日本遣唐使就很方便的把白居易的诗歌专辑大量带回日本。

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又没有耐心翻看大量文字史料的话,可以趁宅在家里的空当看看陈凯歌执导的《妖猫传》,黄轩饰演的白乐天就是白居易,染谷将太饰演的空海法师是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僧人,从影片中能看出当时日本对大唐文化的向往,电影中也出现了“阿倍仲麻吕”,这位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遣唐使。

渐渐地,日本停止了遣唐使,所以白居易之后的诗人,日本逐渐接触的少了,之前的作品又被白居易的光环所掩盖,所以,白居易就成了日本国内唐诗的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内网友最熟悉白居易的是《卖炭翁》,但日本人更喜欢的是他休闲式的作品,晚年的白居易,历经各种宦海浮沉之后,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晚年的他没有了当年的锋芒毕露,而是选择了平静的去享受自己剩余的晚年生活,所以这时候他的作品主题多以咏叹生活,享受生活为主,这一类作品闲适豁达的意境,与日本那时候的政坛风气相吻合,所以受到了当时的日本文坛的推崇,也正因为这样,后来近千年内的日本诗都受到白居易的影响。

别把“文化共情”当成“文化自卑”

优美的诗句在网上流传开来后,一种声音油然而生,“日本人用我们的文化传递友善,让我们遇事只会高呼‘牛掰’,‘加油’的这一代着实感到汗颜。”

这种声音由来已久,每逢中秋赏月夜,总会在朋友圈见到如下感慨:

看到一轮圆月,古人会产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共情,也会产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冲动,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人生感慨,而如今的我们只会高呼,“卧槽,你看那个月亮,又大又圆!”

如今对照日本产生的思绪是这种自我文化戏谑的升级版。

日本国民对中华诗歌掌握得很好吗?在日本从事20年汉语教学的郭老师坚决否认得态度让人有些出乎意料,在她看来,“日本当下的孩子完全不懂中华古诗,甚至连汉字都快不会写了,”郭老师说,虽然有教古诗,但完全是当天书读的,也不会纳入考试范围,读诗的人群是按年龄划分的,老年人还能读几首,年轻人就完全不行了,“当然也有对中华古诗有特殊爱好的人,叫诗吟,他们是按照中国古代的读音来吟诗的,但这些群体和中国的古诗词研究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有多年日企工作经历的房先生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在他的朋友圈里,只有社长和社长姐姐还喜欢写毛笔字,其他日本人并没有对中国文化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会祭出如此优美的诗句?房先生认为,这次日本捐赠的大多是中日友好城市,既然有这层关系,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文化还是了解的,所以会对症下药,写出让中国人产生共情的文字。郭老师也补充说道,“凭我对日本人的了解,他们很清楚我们喜欢四字成语的形式。所以这次也是很费心的。”

这就涉及到日本的礼仪文化了,大和民族是一个很注重仪式感的民族,赠礼讲究包装,一件礼品不管价值如何,往往包装精美同时在礼品包装上要写上正式的送礼事由,以及优美的文字,即使不便具体写上事由也要写个“祝”字。

所以,这件事不能说明日本国民的诗词水平,但足可以看出来日本真的是细节控,即使是防护服、口罩这样的医疗卫生用品,也在友人的精心包装下显得很日式小清新呢!

不然俄罗斯显得多冤,这些天来,这位友邦也为我国疫情捐赠了很多救援物资,然而人家压根就没宣传,甚至连数目都没详细统计,直接装了飞机,按照飞机容量运到中国!然而俄罗斯可是诞生了普希金、果戈里、托尔斯泰、契科夫、托斯诺耶夫斯基等大批文豪的,能以此抨击人家没文化吗?与文化无关,国民性格使然而已……

虽然在赞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时候抨击“武汉加油”是逻辑不通的,因为这是雅语和口语两个层面的问题,俗不丢人,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到了想用雅语的场合,你能想起来吗?

这么多年来,“明星写高考作文”成了常规动作,一些涉及到古诗词的文化讨论也大多是从某个明星念错词,用错诗,写错字展开的,真正从内心对中华诗词文化感兴趣,去自发研究的人有多少?

从2016年至今,《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多档文化类综艺挺火,它们在价值理念、文化身份、情感认知等方面与国人有更为贴近的心理距离,但始终没有破圈,没有户外真人秀那样广泛的观众基础和讨论度。

我们热爱“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但我们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它成为网红词汇,然而这个趋势现在看起来已经很明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相关推荐